跳转到内容

维基百科讨论:维基百科标志/存档1

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。
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维基的logo是怎么来的

很想知道维基的logo是怎么来的 --Dersonlwd Talk 16:36 2004年2月23日 (UTC)

Wikipedia:维基百科标志#维基百科标志历史--Wiki637留言 抗议SOPA 2012年2月7日 (二) 14:01 (UTC)

过往曾摆放在首页的特别Logo有几多个?能否列出它们?--Jason WongJW 14:13 2007年3月11日 (UTC)

Wikipedia:维基百科标志#中文维基百科历年特别标志--Wiki637留言 抗议SOPA 2012年2月7日 (二) 14:00 (UTC)

貌似快要用新logo了?wikimedia:Wikimedia official marks/About the official Marks

百無一用是書生 () 2010年5月13日 (四) 02:41 (UTC)

这个中文字体真不好看。 —NewSpeaks友爱部真理部 2010年5月13日 (四) 05:52 (UTC)
  1. 加“的”字
  2. 改字体
  3. 做简中版。
--达师147228 2010年5月13日 (四) 13:13 (UTC)

结论: 改了又吵,不改又吵。为的是什么呢? 不明白。-- (留言) 2010年5月14日 (五) 03:54 (UTC)

在globe内的“维”字所有语言都用繁体字,那么这里会弄繁简转换吗?还是又要吵?—〖Tlrmq^太辣·勿昆新意見RTC0152010年5月14日 (五) 07:34 (UTC)
肯定又要吵!--爱学习的饭桶 (留言) 2010年5月15日 (六) 11:13 (UTC)
必然的,担心像开奥运会那样,logo最终让繁简两个维字一起出来。--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15日 (六) 11:26 (UTC)

我做了一个新版,并排放在上面,敬请各位提出改进意见。维基媒体基金会可能是希望用free font,才选了这个AR PL UMing。但这个字型的笔划太细了,而且偏旁“系”的三个点不够典雅。我的电脑上,能够调整笔划粗细的明体或宋体字型,只有Adobe的“小冢明朝”,因此用了这款字型。其中“维基百科”标题为21pt, weight B, 字间距+150;“自由的百科全书”副题为12pt, weight M, 字间距+75;两行间距5pt。不知大家有谁知道哪款free font,效果可跟英文原版并列?谢谢!—roc (talk) 2010年5月15日 (六) 20:55 (UTC)

仅代表个人希望中文维基百科不要更换LOGO,现在的LOGO已经很美了,没有更换的必要。大家不是说中文维基百科是中文社群自己的百科吗?那么我们没有必要沿着他们的那条路走啊,我们没有必要更换。--思源如宁 2010年5月16日 (日) 03:31 (UTC)
不能再改了吗?应该用一个没有繁简区别的传承字代替这个“维”。--Gilgalad 2010年5月16日 (日) 04:42 (UTC)
感觉用“祖”就挺好,或者“百”,BTW感觉用百的话有点怪。—Mys 721tx(留言)-U18协会 2010年5月16日 (日) 04:45 (UTC)
那个字是“袓”。第三个logo很好,但最好是选择一种包含有繁简中文的字体,以免繁简版logo字体不统一,而小冢明朝体是曰本字体似乎不含简体字。
免费的中文字体极少,而且多数是用作正文的字体,所以笔划都很细。--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16日 (日) 07:08 (UTC)
就几个字而已,从随便哪个碑帖里集几个字不久行了么。--Gilgalad 2010年5月17日 (一) 13:22 (UTC)
我一直不认为logo需要繁简转换--百無一用是書生 () 2010年5月17日 (一) 03:17 (UTC)

我也不认为logo需要弄繁简两个版本。“小冢明朝”是日文字型,不过我电脑上实在没有能调整线条粗细的中文字型(我不是专业人士,手头没有太多字型,这款小冢明朝是Adobe CS3/CS5附送)。好在小冢明朝的汉字看起来还算合乎中文规范。有谁知道更好的中文字型来替代,特别是free font?中文logo的字型,必须跟英文的看上去搭配。多谢!—roc (talk) 2010年5月17日 (一) 23:14 (UTC)

因为维字繁简不同,必然引起争议,这是不可避免的。适合的中文字体,标宋很适合,而免费中文字体多数用作正文显示,笔划都较细。logo下方的文字肯定是需要弄两个版本的,否则也会引起争议。--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18日 (二) 13:18 (UTC)
logo肯定要换的了。而且肯定要用这个繁体的“维”字的了。作为维基百科的形象标识,不可能每个社群不一样。(除非有意为之。)讨论这个新logo已经有很长时间了:m:Wikipedia/Logo,这关涉到的是所有维基百科社群,讨论的时候不去关心,等到结果出来了又不同意....如果要不同意,应该去meta发起新的讨论,推翻这个新logo--百無一用是書生 () 2010年5月18日 (二) 03:11 (UTC)
没有可能换一个字吗?弥合繁简分歧一直是中文社群努力的目标,维基百科标志最好能用没有繁简分别的传承字。我在那个讨论页建议用“未”,因为
  1. “未”属于两岸都在使用的传承字。
  2. “未”的读音比“维”更接近“wi-”。
  3. “未”的笔画少,在标志里比较好看。
  4. 另外我觉得“未”还有wikipedia永远是改进中的beta版的含义。
建议同样希望换字的人也去发表一下看法。--Gilgalad 2010年5月18日 (二) 06:44 (UTC)
logo图案部份的用字原则, 是使用“Wikipedia”在本地语言的首字. 除非“Wikipedia”的中文译名变更, 否则“维”是唯一的选择. 维基百科的中文名, 可以考虑使用未被简化的汉字 (即简体中文所称“传承字”), 但这个考虑不应优先于其他诸如字义, 及目前已广泛使用版本的考虑. “未”的字义在我看来, 不优于“维”, 恐怕很难说服大家同意变更“Wikipedia”中文译名.
我的小冢明朝字型是Adobe CS3/CS5附送. 关于中文字型 (明体或宋体, 并提供不同的笔划粗细), 有谁能够提供合法获取渠道? 多谢. —roc (talk) 2010年5月19日 (三) 17:50 (UTC)
目前只有文泉驿这个选择了。--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20日 (四) 08:44 (UTC)
wp globe上代表文言文维基的是“典”字,这说明“使用“Wikipedia”在本地语言的首字”并不是一个强制性原则,而且对于中文这种非表音的文字来说是可以例外的。用“维”这个字繁体字对维基百科在大陆的推广绝对有害无益。--Gilgalad 2010年5月23日 (日) 14:13 (UTC)
虽然新Logo在m:Wikipedia/Logo讨论了一段长时间,但是中文维基百科这边却没有通知,然后就这样决定了,实在有点那个…… ——Quest for Truth (留言) 2010年5月21日 (五) 17:02 (UTC)
我也做了份,供参考。上面是用的宋体,下面黑体是文泉驿的开源字体。和上面的宋体对比一下,看了一下其它语言版本,有些也并没有按英文logo的那种衬线字体,也有用黑体甚至其它的类型。--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23日 (日) 13:30 (UTC)

使用MSJH.ttf就好了—Windows 支援(快速解决问题) 2010年5月28日 (五) 08:50 (UTC)

如果能用正黑这么有版权的字体话,那可以选择的范围就非常大了,可以采用和其他语言版字体比较统一的标宋类。--玖巧仔留言 2010年6月10日 (四) 00:55 (UTC)

反对“维”字

中文维基百科繁简并存,在wp globe上也应该用没有繁简之分的传承字作为中文维基的代表。文言文维基就选择了“典”字,可见wp logo上并不强制要求使用“维基百科”的首字。我建议中文社群明确一下意见,是否赞成使用“传承字”作为中文维基在logo上的代表。如果社群赞成使用传承字,可以再具体讨论使用哪个字。--Gilgalad 2010年5月23日 (日) 14:13 (UTC)

(+)支持典字好,真好!--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23日 (日) 14:26 (UTC)
用传承字为好,具体哪个我没有意见。--Gilgalad 2010年5月23日 (日) 14:51 (UTC)
题外话:文言维基使用“典”字作代表其实背后有段小故事:话说文言维基的标志中由右至左写上“维基大典”四字,由左至右读起即为“典大基维”,负责收集各语言“Wikipedia”首个字的人看到文言维基的标志,便以为“Wikipedia”在文言文的首个字是“典”字,所以“典”字就成了文言维基的代表了。 -- Kevinhksouth (Talk) 2010年5月23日 (日) 14:42 (UTC)
囧rz……!但是右起书写的语言还有很多,这难道是真的?如果进zh先看到的是简字版,大概就用“维”当代表了?中文情况特殊,本身不是表音的文字,应该可以选择更适当的文字。--Gilgalad 2010年5月23日 (日) 14:51 (UTC)
我倒不觉得用繁体的“维”有什么不好,即便是大陆的很多网站,如网易中新网等,logo用繁体的也不少。何况就算要改的话在这里讨论也没用,要去元维基才行。--Stevenliuyi (留言) 2010年5月23日 (日) 15:09 (UTC)
中文社群得先整合一下自己的意见。--Gilgalad 2010年5月23日 (日) 15:32 (UTC)

对维字的修改意见

(&)建议我认为维字可以改用行书字体(现在用的是楷体),这样就没有繁简不同的问题了。怎样?还能表现书法之美。--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23日 (日) 15:07 (UTC)

好建议!--百無一用是書生 () 2010年5月24日 (一) 01:49 (UTC)
在维基globe上不好用,其他都是印刷体,维字用行书风格差异太大(现在用的不是楷体,是宋体/明体)。倒是中文logo的“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”几个字可以用行书,而且可以从古代书法碑帖里集字,这样还没有版权的问题。--Gilgalad 2010年5月24日 (一) 03:30 (UTC)

现在用的是楷体,。风格方面,logo的文字本就风格各异,笔划有方正也有曲折的。下面的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,我认为属于说明性文字,宜用正规点的字体。--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24日 (一) 13:56 (UTC)
能不能贴个行书的“维”字看看效果?--Gilgalad 2010年5月24日 (一) 14:12 (UTC)
怎样放上来?放共享里面?--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24日 (一) 14:31 (UTC)
传到zh如何?我还是倾向于用个传承字,而且最好笔画简单,比如“百”。--Gilgalad 2010年5月24日 (一) 14:34 (UTC)
用传承字的话,百字除了是维基百科中的一字和笔划简单外,含义方面不好解释。我倒是认为那典字甚好,含义有百科全书的意思。--玖巧仔留言 2010年5月24日 (一) 15:04 (UTC)
行草的风格不太协调,行楷那一个几乎就是简体字了。“典”字从意义上说是很合适。--Gilgalad 2010年5月26日 (三) 11:51 (UTC)

关于维基新logo中文用字的调查

meta的答复以及其他

The character on the globe itself will not be changing. There was a very long period (see Wikipedia/Logo) of character selection in which much input was asked from all communities. The character choices have been finalized. Bastique ☎ call me! 21:05, 7 June 2010 (UTC)

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wikipedia globe不会再改了。我在meta的讨论里看到,关于修改logo的讨论在2008年就已经开始,zhwp的两位管理员也提出了一些意见。但是,我不清楚在这么长时间内,有没有人在客栈发布有关讨论的消息?我觉得,作为meta和zhwp的双料管理员,在这样一个直接关系到zhwp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没有尽力提醒中文社群参与讨论,这多少有些失职不妥。zhwp的多数用户即不会去主动关心meta上的讨论,也不了解在哪里发言可以让自己的意见得到重视,比如,2009年1月尖尖的鹿角表示反对繁体的logo,但是没有任何人理会他的意见。

从这次的logo事件来看,需要有人来做zhwp和meta社群之间的沟通工作。以前zhwp没有明确是否应当有管理员及时发布meta上有关zhwp的讨论和政策,现在请大家讨论一下是否有这个必要。--Gilgalad 2010年6月8日 (二) 15:21 (UTC)

这个不是管理员的职责吧?与跨wiki有关的内容本来就应该到meta讨论--百無一用是書生 () 2010年6月9日 (三) 03:21 (UTC)
现在就是讨论有没有这个需要么。跨wiki的内容应该到meta讨论,这个讨论如果和zhwp有关,是不是应该在这里发一个通知呢?--Gilgalad 2010年6月9日 (三) 03:29 (UTC)
同上,在新版皮肤还没在英文维基正式启用之前,曾有人说袓会改成维字,本人就在下面认为维会造成繁简分歧,当时还不知道采用的是維,只是担心会弄出两版logo来。“与跨wiki有关的内容本来就应该到meta讨论”,做为知情者,给中文维基社区一点提示又如何?就mebell所说的,多数中文维基人根本不知道改logo的事,那又怎样到“meta讨论”。如果相关人士能与各版维基沟通,也不会弄出将文言版维基大典看成典大基维这种事情。--玖巧仔留言 2010年6月9日 (三) 14:07 (UTC)
的确中文管理员并没有责任通知中文WP的群体,但我在意的反而是为什么meta提倡修改logo的人一开始不接触“会特别关注”logo用字的各个语言WP群体,许多人不单是不知道meta有改革logo一事,更什的是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meta或听过但不知其功能。不得不说我是非常担心这次logo更新所做成的中文WP繁简用户群的分化。--同舟 (留言) 2010年6月10日 (四) 03:29 (UTC)
中文管理员没有这个责任,不过meta和zhwp的双料管理员应该是沟通zhwp和meta的自然人选。--Gilgalad 2010年6月10日 (四) 04:37 (UTC)
赞同同舟,这也是我所担心的。--玖巧仔留言 2010年6月10日 (四) 14:06 (UTC)
该来的总会来,担心也没有用。--Gilgalad 2010年6月11日 (五) 00:33 (UTC)
Wikipedia globe logo的修改是有通告至本站的,本页的正上方全域通告(英文)点进去,有一处就是Wikipedia globe logo。不过这正好说明了全域通告(英文)其传递讯息的功能有明显的问题存在。--Jasonzhuocn (留言) 2010年6月11日 (五) 08:38 (UTC)

话说回来

因应全域修订维基球,赞成尽快换新标志。--Gakmo (留言) 2010年6月15日 (二) 04:10 (UTC)

中文维基将于数星期内更换,和Vector一同换。-HW (讨论 - 贡献) DC8 2010年6月15日 (二) 09:46 (UTC)

仅关于logo字体的意见与想法

1.不知为何,维基百科拼图logo上的中文"维"字体是GungSeo,老实说这并不是中文写法。从上文看来已经定形不能改了。

2.目前下排文字使用的字体似乎是非开放的Kazura Mincho日文字体(其一);通过观察英文维基下排文字字体Linux Libertine,为了风格一致,中文也应该用类似的衬线字体,特别是"维基百科"四字,黑体与隶书都不宜使用(其二)。这两点决定了如果必须选择开放字体,只能选择宋体风格的字体。

如果实在没有合适字体,我认为可以索性在AR PL UMing(文鼎公众授权明体)的基础上自行绘制字体,而且可以做得更好:比如在当前尺寸下,"维基百科"四字中右侧的竖普遍较左边的虚,似乎是绘制时没有考虑实际尺寸……?

请将英文logo与此图对照 效果预计类似这样,但字体我会重新绘制(竖向笔划宽度在两者之间)。用扁字体主要是模仿隶书,同时也为了保证长宽不至于与对应英文logo相差太大。

(另,不知此图应当以何种协议上传至维基…)--林卯 (留言) 2010年7月3日 (六) 10:38 (UTC)

依我看,自思源宋体释出以来,用这个字体取代 Kazura Mincho 无疑是适宜之选。-- 2017年4月14日 (五) 15:06 (UTC)

能不能把logo字换一换

建议:将新版logo里的И换成Й--124.117.71.196留言2013年10月2日 (三) 09:15 (UTC)

新版的logo上有个bug

大家有没有注意到logo左上角上高棉文的“វិ”是旋转90度的?——Thyj通知我2015年9月10日 (四) 11:04 (UTC)

百万条目标志是不是该评选了?

百万条目标志已开始投票评选

征选方案投稿区(原“百万条目标志是不是该评选了?”)

专门页面

问题

这标志会用到什么时候?--【和平至上】💬📝 2018年2月28日 (三) 12:14 (UTC)
还有,评选时开始了吗?还是再另开一个章节?因为现在比较混乱。--【和平至上】💬📝 2018年3月1日 (四) 11:54 (UTC)
请有意组织者尽快组织开始评选。 --达师 - 370 - 608 2018年3月1日 (四) 13:20 (UTC)
现在的讨论有点乱。--Janee有事不吝赐教!Sign 2018年3月2日 (五) 09:30 (UTC)
其实不建议使用投票……--J.Wong 2018年3月2日 (五) 13:17 (UTC)
因为选项较多。所以投票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(不然不知道要讨论到什么时候)。--【和平至上】💬📝 2018年3月3日 (六) 07:56 (UTC)

问题2

百万条目标志投票已经开始

请往此处投票。--【和平至上】💬📝 2018年3月2日 (五) 12:37 (UTC)

问题3

其它皮肤的显示有特殊的风格吗?如现代皮肤的半球。--Leiem签名·留言2018年3月11日 (日) 08:21 (UTC)

其实那半球VECTOR皮肤的首页也有。--【和平至上】💬📝 2018年3月11日 (日) 14:19 (UTC)